淮水湯湯、鐵軌隆隆,1952年9月,蚌埠民建成立,這個主要由企業界人士為主的市級組織,是民建中央在安徽成立的第一個地方組織。多年來,它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充分發揮參政黨地方組織作用,為促進蚌埠市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尤其是社會服務工作在當時表現較為突出:在抗美援朝的關鍵時期,蚌埠民建第一任主委潘鍔璋帶頭募集資金并捐獻一架戰斗機,在當時影響很大;在特殊歷史時期,市委會響應國家號召,興辦公私合營企業,“六一兒童服裝廠”、“華聯商廈”等等既解決了就業,又滿足了當時物資匱乏下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時,引領相當一部分群眾開始興商辦企業,繁榮了市場。
進入新時期以來,特別是十二屆委員會以來,面對社會服務工作的新需求、新問題,市委會領導層開始思考轉變觀念、在繼承中創新、發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廣泛、深入、多層次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市委會以“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為指導,以“打造特色基層組織”為抓手,以“結對共建樹品牌”為主要形式,以“發揮組織的整體優勢”為手段,以“取得服務實效,助力社會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經濟界人才薈萃、聯系廣泛、智力密集的優勢,揚特色,樹品牌,以點帶面,社會服務工作不斷增添新動力。
一、打造社會公益事業優質品牌,提升服務實效。
(一)品牌培育釀醇香
1、與市特殊教育中心結對共建,服務最需要關注的人。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是一所全日制聾教育寄宿制與培智綜合的特殊教育學校。自2011年起,市委會以“關愛特教學生健康成長,關心特教教師工作生活”為主題,組織會員獻愛心、送溫暖,為市特特殊教育中心捐建了“民建愛心書屋”,設立了“民建愛心電教室”;給孩子們訂做校服和旅游鞋,送去學習、生活用品,給優秀學生頒發獎學金;組織會員書畫家現場創作書法、繪畫作品裝裱上墻,為特教中心新校舍增添了文化氛圍,定期舉辦烙鐵畫、瓷磚畫、玉雕等工藝美術設計、制作講座,為他們走上社會提供一技之長。在會員企業建立“特教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工業、農業、公益設計),為孩子們搭建接觸、了解、體驗社會的平臺。在教師節為每位教師定做了一雙皮鞋,與他們進行座談、文藝聯歡、體育比賽、開展“牙齒科普暨愛心義診”活動,給師生們的牙齒進行健康篩檢,并免費治療。7年來,與特教中心結對共建已成為我會公益活動的閃亮品牌,以此為引導,在會員中掀起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熱潮。
2、與各區委統戰部加強聯系協調,開展一區一品牌建設
為打響社會服務特色品牌,民建市委探索“民主黨派+統戰+社區”新模式開展特色活動。市委會一方面密切與各區委統戰部的溝通與協作,同時開展廣泛調研,了解基層群眾的訴求;另一方面積極引導民建基層支部通過支部間互補合作,與社區、農村小學開展共建,發揮優勢,有的放矢開展社會服務,形成了網格化定點社會服務模式。
與龍子湖區龍河社區結對共建,志愿服務進基層。2016年12月,在民建蚌埠市委和龍子湖區區委統戰部共同促成下蚌埠民建企業四支部、開發區支部、文教支部、醫衛支部、工程一支部、工程二支部六個基層組織組成的民建志愿者服務隊與龍河社區簽訂了共建協議。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服務隊組織志愿者參與社區建設,為“低?!本用窬栀浬畋匦杵?、為社區居民開展定期義務診療。對臥病在床、外出就醫不便的老人,安排醫生上門問診,開辦醫學知識講座,舉辦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志愿者們還在社區的“愛心超市”中設立了民建志愿者專柜,捐贈了各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常用藥,為居民提供醫療自助服務。同時,還捐贈了糧油、洗滌等居家生活用品,作為社區志愿服務積分的獎品。年中龍河社區獲得了“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榮譽稱號。蚌埠民建志愿者龍河社區服務隊被龍子湖區授予“優秀志愿者團隊”稱號。共建活動建起了基層的“連心橋”,讓溫暖灑進千家萬戶。在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的同時,也推進了社區的科學化管理,同時拓寬了會員們的眼界、為參政議政提供了素材。
與蚌山區梨朱小學、仲集小學結對共建,打響支教品牌。企業三支部、企業四支部、文教支部與蚌山區梨朱小學結對共建,梨朱小學的孩子們缺乏音樂、美術老師,孩子們難以受到藝術的熏陶,文教支部四位老師同時赴梨朱小學支教,一干就是兩三個月,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認知藝術的大門。
金融支部、工商聯支部、企業二支部攜手市青少年宮赴蚌山區仲集小學舉行捐資助學活動。他們給學生們帶去了書包、各種球類、跳繩和微波爐等學習生活用品;市少年宮的五位老師在學校分別開設了語言、音樂、美術、舞蹈、樂高機器人制作等特色課程,指導孩子們尋找屬于自己的興趣愛好,澆灌孩子們渴盼知識的心田。
與禹會區大慶社區結對共建,分享黨建經驗。雙方以1945年黃炎培先生與毛澤東同志進行的“延安窯洞對話”為指引,開展“不忘合作初心,攜手繼續前進活動,以“共建、共創、共享、共贏”為宗旨,為大慶社區建設貢獻力量。企業三支部會員深入社區困難中共黨員家中,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幫助社區便民機構更好地運轉、更高效地為居民服務?;顒拥拈_展,拓寬了蚌埠民建基層組織開展社會服務的渠道,讓民建會員能夠深切地了解基層情況,獲得更加鮮活的社情民意信息,更好地履行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的義務。蚌埠民建將繼續發揮自身各方面人才濟濟的優勢,積極參與社區科教文衛等各個方面的活動。
與經開區陽光兒童康復中心結對共建,關愛祖國花朵。機關二支部、企業二支部與蚌埠殘聯陽光兒童康復中心結對共建,通過調研、捐贈、慰問、邀請心理咨詢師、嬰幼兒發展指導師開展公益課堂等多種形式,為陽光兒童康復中心的孩子和老師送去了關愛和溫暖。滿足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困惑和對新教育的渴求。
與淮上區三鋪小學結對共建,關注農村少兒足球發展。市委會積極對接江蘇省民建,促成了江蘇省民建愛德基金會每年20萬元農村小學“足球1+1”項目連續2年落戶我市淮上區三鋪小學在愛德基金會資助的10余所農村小學足球比賽上,三浦小學獲得冠軍,江蘇省體育局也發現了三浦小學一位足球苗子,準備重點培養,為此江蘇民建愛德基金會2017年又在我市增加資助了曹老集中心小學。
3、雙擁共建,奉獻最可愛的人。自2013年起與市消防支隊建立了警民共建關系,每年開展慰問、座談、培訓、參觀等各種形式的共建活動。同時注意引導會員企業加入“雙擁”活動,至今已有20余家會員企業與駐蚌部隊建立了共建關系,展現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雙方共建走過了五年的歷程,而民建會員企業與縣區消防大隊的共建歷史更為悠久,感情更為深厚。消防支隊一直指導、幫助民建會員企業,到企業進行消防知識的宣傳培訓,實地指導。使他們能及時了解消防法律法規及政策,及時消除隱患助力企業安全有序發展。民建書畫院舉行筆會、體育委舉辦文體活動如羽毛球友誼賽等邀請消防官兵參與,軍民融合,其樂融融。
4.讓愛傳遞,送你健康
支持會員開辦的民營醫院向蚌埠市出租車愛心車隊駕駛員贈送健康體檢卡活動,向長期以來關心關愛他人的“的哥的姐”們奉獻一份愛心,讓愛傳遞。
(二)涓涓細流匯成海、眾人拾柴火焰高。
閃亮的服務品牌在蚌埠民建掀起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熱潮。尤其是會員企業家們深受感染,如副主委張玉潔,出資8萬元在省民建對口幫扶點金寨縣果子園鄉吳灣村修建民建愛心橋,解決了當地學生涉水過河上學的困難;她還連續十年在淮上區小學“億發久春雷班”資助30名特困家庭孩子上學,她領養2名玉樹孤兒現已長大成人;企聯會會長李萬雙出資20萬元為市回民小學捐建電腦室、資助困難家庭孩子;今年副主委施衛東以個人名義設立愛心基金,每年拿出3萬元資助龍河社區退休人員慢性病用藥,有十位會員自發組織起來,十年來資助市二中困難家庭高中學生。工程二支部會員邵穆新、朱曉瑗帶著自己親手制作的蛋糕、無添加劑的西點和甜品及牛奶、新鮮水果等去蚌埠市兒童福利院里看望孩子們,給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和溫暖的懷抱,不讓他們在這個快樂的節日里感到孤獨,陪他們度過一個有意義而難忘的六一兒童節。會員朱珍捐贈燕山鄉三胞胎困難家庭3萬元助學金。會員趙同初向禹會區自閉癥康復中心捐贈價值2萬元空調。會員王從美向龍湖街道特困戶捐贈1萬元。還有眾多會員個人或通過支部開展資助殘障人士、孤寡老人、特困家庭的公益活動。
二、對民建會員,積極開展“暖心”活動。
(一)舉辦填報志愿咨詢會
密切聯系會員,切實為會員辦實事,幫助會員解決實際困難是蚌埠民建堅持實施“暖心工程”的宗旨。舉辦高招咨詢會是蚌埠民建實施的“暖心工程”項目之一。今年已經是蚌埠民建為會員舉辦高招咨詢會的第六個年頭。據不完全統計,六年來,有百余個會員家庭子女通過民建蚌埠市委舉辦的高招咨詢會得到一對一的詳細指導,進入了各自理想的大學學習。這一舉措得到會員們一致的交口稱贊。每年6月底請專家為有高考子女的會員舉辦填報志愿咨詢,“一本、二本不具有嚴格意義上劃分,僅屬于招生說”;“專業選擇很重要,決定孩子一生的發展”;“‘考分剛過學校分數線的要沖一下’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很難保證進入好專業?!蓖ㄟ^講解填報志愿應注意的問題和填報技巧,指導大家厘清了填報志愿的思路。還為大家進一步講解了平行志愿的投檔模式,為正確填報志愿做了很好的鋪墊。針對每名民建會員子女的自身情況,逐一作了專門分析,并就家長和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作了詳細地解答,使大家獲益匪淺。民建家庭對填報志愿有了明確的思路和目標。
(二)為退休老會員建立聯系卡
號召各支部為子女在外地的退休老會員建立聯系卡,一旦生病或摔倒可以立即找到組織給予幫助。
(三)組織會內律師給會員提供各類義務法律咨詢服務
2012年市委會成立了由會員中的11位律師組成的“維權小組”。五年來,維權小組采用月輪值制度,義務為會員提供幫助,在工程項目、勞務、股權投資等領域對合同的訂立、履行、違約責任追究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詢;在債務糾紛、勞動合同糾紛等方面提供法律援助;為意外事件中出現的人身傷害通過法律途徑爭取賠償,我會一名在意外事件中去世的會員,維權小組律師為其爭取到30萬元的意外傷害賠償。這些維權行動讓會員和企業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
(四)為孤寡老會員開展精準服務
老會員(孫恩來)長期生病,下了幾次病危通知書,住重癥監護室,在會員企業家資助和會機關同志關心下,轉危為安,在2005年4月份去世,由市委會幫助辦理后事。
三、依托企聯會平臺,采取“十大舉措”,助力非公經濟(會員企業)發展。
蚌埠現有會員企業100多家,上市公司3家,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十幾家。市委會主要做了十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市政協平臺,召開了促進民營經濟(民建企業)發展座談會,18位會員就企業發展中遇到的32個問題進行發言,涉及的22個政府部門和銀行的領導到會,有的現場解決,有的會后再商談,效果很好。二是召開“民建蚌埠市委促進會員(民營)企業加快發展動員大會”,邀請市經信局、商務局、招商局主要負責同志對市委有關文件進行解讀,對民營經濟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提出了切實的辦法。三是與市金融辦聯手指導和幫助會員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舉辦“新三板”及經濟金融形勢分析研討會,指導符合上市條件的會員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跨越發展,2家會員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1.2億余元。四是與市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徽商銀行等開展銀企對接,解決融資難問題,民建會員企業融資近10億元。五是與市場、稅務、交通、招標局等政府部門開展政企對接,了解政府部門工作職責,反映政府部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社會群眾的訴求,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現場解決會員企業家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六是號召會員企業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通過會內企業開展合作,發揮會內上市公司、小額擔保公司、典當公司的資源,促進會員企業間的合作與支持,帶動會員企業共同發展,每年為會員企業解決短期周轉資金近3000萬元。七是邀請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對會員企業家進行培訓,就經濟發展形勢、營改增的內容、資本市場情況給企業家宣傳政策、分析市場,幫助會員企業把脈、調整策略,助推企業發展。助推企業發展。八是與江蘇泰興、蘇州、淮安、南通、合肥民建合作共建,蚌埠民建企業三支部和泰興民建基層委員會、蚌埠民建企業家聯誼會和泰興民建企業家聯誼會結對共建,加深了異地民建會員間的感情,為會員間的經濟合作搭起了金橋,實現了雙贏?;顒右M百年老店仁和樓早茶在蚌埠落戶,讓珠城市民每天早晨在家門口也能享用到淮揚早茶;江蘇鳳玲牌鋼琴皖北總代理花落珠城;與泰興民建會員合作設立奧迪4S店。九是設立稅務咨詢服務小組、會計咨詢服務小組,為會員企業提供財務技術服務。十是是促進會員企業間的合作。企聯會會長們定期召開負責聯系的企業座談會,交流發展思路,由參會企業家們點評、診斷,指出不足,提出新的思路,并提供各自資源,助推其發展;促進產業鏈上的上下游企業合作和會員間的產學研介合作,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指導和幫助;利用會員企業創辦的農林行業眾創空間平臺,幫助會員企業尋找合作伙伴,促成技術和項目合作落地。
四、依托市委會平臺重磅發聲,促進會員企業發展
在政黨協商、撰寫分量重的提案、建議時,注意把民建會員企業融進去,為他們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加快發展而鼓和呼。如在“龍鳳一體化發展,打造中國硅谷”的提案中把上海民建會員在蚌埠投資項目“湖上升明月”寫進打造淮河文化、明文化中去,引起了新任市委書記重視,引領省長親赴現場調研,對其遇到的用地、資金、環保等問題對市各部門提出協助解決實際問題,促進項目推進要求。
青工委提出“推進蚌埠市跨境電商打造海外倉的建議”在兩會及政府工作報告協商會上提出,引起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寫入政黨協商要干的工作中去。助力會員企業阿財老鋪獲評全省十大夜間食堂,接受省文旅廳授牌,通過政黨協商會提出,打造城市會客廳的建議,建議重點將阿財老鋪的發展規劃融入進去,被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
五、黨派特色服務文化提高會的凝聚力
民建蚌埠市委特別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立了文化藝術專委會,下設書畫院、舞蹈團、攝影協會、鋼琴班、腰鼓隊、曲藝隊,京劇班和老會員彩虹隊。會員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身體得到了鍛煉,精神亦得到升華,許多會員以會為家,民建會成為大家心靈的寄托和情感的家園。聲樂培訓、珠寶玉石專題知識講座、攝影技法講座每周六的京劇班等文化知識的傳播教學,極大地豐富了會員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中華文化精髓“陰、陽、中、和”在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成立體育專委會,下設太極拳、柔力球、羽毛球,戶外騎行等專項運動隊。會員們根據自己興趣愛好,找到喜愛的項目參加,及鍛煉了身體,也陶冶了情操。市委會每年堅持舉辦春節聯歡會、趣味運動會,豐富了會員們的業余生活。
蚌埠民建社會服務的歷程,就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與黨風雨同舟、共創偉業的歷程;就是恪守參政黨職責、積極獻智出力的奉獻歷程;就是大力加強自身建設、激勵會員建功立業的歷程。